24301 El Toro Rd.
Laguna Hills, CA 92637
Sunday Service: 10:00 AM
@ Geneva Presbyterian Church

漫談藝術

演講者: 蘇奐豪先生

展覽的策劃、藝術品及古董的鑑定、收藏品的諮詢、、、 離我們有多遙遠啊!這一群只知用功讀書、 求好工作、養家餬口、一生按部就班就是萬幸了!何來藝術的鑑賞、諮詢餘地呢? 今天總算開了眼界 , 發現這世界還有許多寶值得追尋呢! 一定可豐富各位的生活. 我們不需要擁有, 但懂得鑑賞與了解藝術 創作者的經歷與思考路程 , 將可認知社會脈動、文化轉折、歷史演變 , 進而了解外在世界所帶給個人 內心的衝擊與性格形成的影響 。 這一切都由敏感的藝術家 藉由作品表達出來 ! 人們對藝術品的鑑賞 可以充實對歷史演變的認知 , 與對人性的了解 , 間接的將影響個人與自我內心或與周遭人際的和諧與否? 由此看來對藝術的鑑賞有其必要性囉!

三十年來由於經濟的蓬勃, 引發對歐洲印象派畫作的炒作, 使收藏家爭相投資購置, 最先是梵谷、再來是畢卡索、 最近是孟克(1863-1944)。 孟克的精神狀況不穩用藥物控制著, 畫作表達內心的感情, 用粉彩以線與塊創造活動性, 也讓空間的變化與感情交織的表現而有了名作“吶喊”, 最近在紐約拍賣成功與佣金合算, 超過美金一億元, 想像得到嗎?

歐洲文藝復興以後藝術爭相開花結果, 北歐人物的表達較為卡通概念, 表現一般 平民 的生活現象。 南歐人物的表達 則是少數貴族的精緻, 而日本的浮世繪與巴比松派畫作則大都描述一般市井生活, 畫風傳遍於民眾間, 也是間接促進 工業革命的發生 !

現代藝術並不是胡亂畫, 就如抽象畫包含著感性(可以有意外)也有理性幾何圖狀, 或實物打破再重新組合於畫作中。 現代畫家因世界交流頻繁, 常嘗試各種材料或作風, 如水墨置入西洋藝術, 或西洋畫材卻用中國手筆畫之。

梵谷(1853-1890)享年37, 生於靠近比利時的荷蘭小村, 父親是牧師, 他從小心地善良、愛護動物花鳥也關心旁人, 但性情浮躁不安 。 9歲的素描就展露他的畫才, 16歲到畫店工作接觸更多作品。 20歲被派到倫敦分店, 因愛情不順 工作不力被解雇因而轉到牧師養成所求學。 26歲開始到偏遠礦區牧會, 為能融於當地民眾, 塗黑自己與礦工同步, 並將有限錢財資助更需要的人。 礦工的困苦激發他改良社會的雄心, 也燃起他藝術的熱情, 不停的素描人們的生活點滴, 直畫到深夜 。 8個月下來累積200件作品 。 他不畫石膏像因覺得虛假, 他畫農夫、礦工、勞動者, 每次的失戀都迫使 他更寄情於繪畫。 29歲遇到生病又懷孕的妓女當他的模特兒, 日久生情進而同居。 此時的作品被指責不唯美,與當時 正紅的印象派作品相差甚遠(因印象派自認能捕捉變化多端的光影, 使影像更貼近真實)又因受不了同居者的糾纏而離開。 30歲到了荷蘭的東北方, 但心情陰暗寂寞又回到父母家同住, 再次拼命作畫, 這次愛上大他10歲的鄰居, 不被對方家庭 接受而作罷, 卻引來女方的自殺, 他遭受嚴厲的指責, 只有更寄望於畫畫。32歲有農家的困苦生活景像出現畫中, 透露 著貧窮與忍耐的神情。“熄滅的蠟燭”這幅畫有熄火的兩燭台、一本聖經、一本左拉的小說;聖經原來是貧困的代言人, 卻為了教會的利益與富人為伍 , 經常在必要時保持沈默。 左拉的小說所描述的都是下層社會的生活情境, 貧困、骯髒、 生病、墮落等。 兩枝熄滅的蠟燭則控訴著信仰中的悲憫、公義已熄滅了! 33歲進了比利時的美術學院, 卻因與教授爭執 而被退學。 之後到了巴黎, 重新點燃激情, 認真而專注的學習, 也有機會認識許多藝術界的名流, 獲益很多, 尤其高更 的讚賞給他極大的鼓勵, 受了印象派的影響, 也因為巴黎的活潑亮麗使他的畫跟著明朗起來! 34歲時與秀拉、西涅克、 莫內等名畫家聯展, 當時大多畫公園、海邊渡假地、巴黎城景、賽馬場等人們享受的情景, 沒有城裡的窮困、農村與 勞動者的辛勞. 此時梵谷的色彩與畫畫手法也改變, 明亮些也不再只以面、塊展現, 開始以細線條與點描, 想必是受 新印象派的影響! 此時在巴黎一畫具店中發現日本的浮世繪(在他的紀念館發現有200幅之多),可見他多喜愛且有受 影響的痕跡。 當時此店的老闆常對窮畫家伸援手或允許賒帳, 而有了“唐基老爹”這幅畫的產生。 在巴黎的這段時間 他有30張以上的自畫像. 他相信提高繪畫技巧最可靠的方法是畫人物, 因此透過鏡子畫自己, 就這樣他不安又銳利的 眼神、時而癡呆、無助又無奈的表情都出現其中。 35歲對巴黎疲憊了, 接受羅特列克的建議到法國南部近普羅旺斯阿爾 小城, 他租了一黃色小屋, 經常到對面公園晒太陽, 也很想要說服朋友們來與他同享這美麗陽光, 愉快的心情使他作品 豐富, 畫了許多鄉間風景、小橋、橘子園、紅頭巾的女郎等, 三個多月中完成了190件作品! “夜晚的咖啡館”外邊 天空星光燦爛與深淺不一的黃合成一幅動人的氣氛, 館內則以紅、綠色強調著衝突與對比, 客人寥寥無幾、老闆孤寂, 整個畫面流露著不安, 與館外動人氣氛差很大! 當時最喜歡郵差的出現, 可帶來弟弟的信與生活費, 因此郵差也成了 模特兒。 向日葵每一張味道都不同但共通點都展現著生命力, 即將凋謝也透露著絕不妥協的堅持, 高更來訪時有12幅 向日葵佈置的迎接。 高更也畫了一張他正畫向日葵的神情。 高更原來富有, 為藝術的堅持導致妻離子散朋友稀, 因不肯遷就當時主流印象派, 堅持走自己風格與梵谷略同, 都將藝術當作救贖工具, 透過藝術向腐化社會抗議! 高更常自比為受難的基督, 即是不被理解的受難, 這算自我中心的狂佞罷! 梵谷心目中高更是他的好友與好老師, 但兩者差異性太大, 同住時不愉快的摩擦經常發生。 梵谷用兩張截然不同的椅子表達出來, 一張處冷清環境下孤單的椅子, 有著期盼渴望友情的心, 一張則以紅與綠描述不安氣氛, 椅上一本名為“人類可怕的激情”之小說, 暗喻高更的內心世界。 梵谷悲天憫人、憂鬱、固執又神經質, 對上高更的反抗性格、我行我素作風、自負狂傲心態. 三個月的相處高更再也 受不了而離去, 就這樣發生了史上有名的割耳事件。 此時的自畫像以黃紅綠表達瘋狂與絕望, 眼神也如是的透露出。 36歲因精神錯亂也失血過多而送醫院, 此時的作品“黑夜”裡的山頭、星空、柏樹都翻動著, 反映他混亂的精神狀態及 內心的孤寂與悲傷。 就在此時弟弟鼓勵他參與比利時的畫展使他漸有勇氣而恢復正常。 意外的, 這次畫展是他生平 第一次畫被賣出, 作品是“紅色田園”目前保存於俄羅斯的美術館。 37歲出院到巴黎附近嘉賽醫師處, 第二天醫師成為模特兒, 畫出他心目中友人的畫像, 此畫於1994年以8250萬賣出。 療養院附近的鳶尾花婀娜多姿在他筆下卻顯激動澎湃, 此畫1987年 以5390萬賣出。 “麥禾上的鴉群”是最後的作品, 陰鬱天空的厚重, 給人窒息感, 金黃麥田浮躁滾動著, 一群烏鴉略空而過, 彷彿預告著死亡的來臨, 畫中反映他即將崩潰的痛苦與絕望, 所以他選擇自殺!

他一生追求簡樸真實與真愛, 而敏感的他在生活中節節失敗, 但這失敗的滋味卻成就他的創作, 造物主的意向令人摸不透 只有降伏與謙卑!

最新消息